客家山歌首次音乐剧场《喊山》走进星海

近日,广东民族乐团、星海音乐厅联合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围绕客家山歌与中国民族器乐,制作了一场原创音乐演出,首次把客家山歌融入到音乐剧场。

今中网四卷带您了解

​5月18日晚,这场名为 “喊山——客家山歌音乐剧场”将在星海音乐厅首演。音乐会由广东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刘顺执棒,作曲家邹航领衔,联合戚浩笛、刘丁、马波、郑阳、蔡龙龙等共同参与创作,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杨苑玲、曹艳常、潘锡岳等一众著名客家山歌表演艺术家,及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合唱团共同演绎。

客家山歌首次音乐剧场《喊山》走进星海

很多人听到“山歌”本能会想到两个字:“乡土”。我们离乡土社会其实并不遥远,但很多人总以为乡土之音离我们很远,殊不知这样的乡土记忆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世世纪纪的风风雨雨,田野里的蛙鸣送来了稻花香里的丰年;竹筏轻轻飘荡,飘进了小桥流水外的人家……

凡此种种都能在客家山歌里找到对应的歌谣。同为民歌,何来俗与雅?是为民歌,是否入得了堂与室?为此,南都记者特别专访了广东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刘顺、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主任王焱,一起聊了聊他们为什么要携手“喊山”,化学反应由何而来?

1

是谁引得客家山歌“登堂入室”?

民歌与民乐天然是一家,但却因为二者的发展轨迹不同,一直互为补充又若即若离。山歌,本是民歌的一种,既为民歌,指的便是民众用来吟唱的歌曲,为人民口头所创作,因口头传唱而流传于民间。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始兴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民歌中较为情浓、放达的一种歌谣,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被看作“汉族传统歌曲活化石”。

“作为一家民乐团,就需要直接参与到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这是我们的工作。像客家山歌这么好的东西,能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出中国人的情感特征,喜可唱,悲也可以唱,爱也唱、恨也唱……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发现与保护它。既然要保护它,我们就要明白该如何保护、保护它什么。”刘顺是《喊山》的音乐总监,也是这场音乐活动的牵头人之一,从取名、到选歌再到音乐编排,他深度参与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曾经刘顺创建了《当代民族室内乐》课程,填补了中国音乐专业教育在该领域的空白。当退休离开音乐教育界,投身乐团事业,他想再努力一次,看能否为民间乐补上一些缺漏,力尽圆满地让民乐、民歌能在当代发展语境中不留遗憾。他说,山歌流行于南方,却并非客家所独有。最早的山歌其实就是民歌,也是诗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最早的民歌。这种用歌唱去抒怀的文化由来已久,要追溯客家山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

客家山歌首次音乐剧场《喊山》走进星海

刘顺。

源起《诗经》,又受到了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客家山歌自成一套风格体系。

“到哪里能够找出这样一种文化结晶?它既能代表中原,又能代表岭南;既能把南北贯通,还能把个性的张扬都梳理了出来,代表的是一种共性。”刘顺总结称,“这种保护是需要章法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于是才有了这次广东民族乐团与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合作推出的《喊山》之作。

2

乡音应犹在的连锁反应会有哪些?

交谈中,刘顺毫不掩饰自己对客家山歌的喜欢,记者能够感受到这种喜欢非常真挚。在排练现场,他坐在中间,手持指挥棒,倾情投入地让音符像流水一样流淌了起来,打动了王焱开始重新思考他所从事的客家山歌保护事业。

作为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主任,王焱对客家山歌也有着自己的理解。生于八零年代,他既不会太年轻,也不会过于老成,既有着走入客家山歌的热情,也有着未曾断代过的理解力。在他的印象里,早些年在梅州,还能听到村口的河岸两边有人隔着宽宽的河面对唱山歌。

在形容客家山歌的时候,王焱用到了“场景”,由此很容易让人对《喊山》的音乐剧场浮想翩翩,联想到这样的“场景”会不会在舞台上重现?王焱说,看了就知道了,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客家山歌首次音乐剧场《喊山》走进星海

真的热爱很有感染力。据王焱介绍,“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客家山歌不仅题材内容“殷实”,而且曲调丰富,词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等;曲有号子山歌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词与曲互为映衬,各有所长,都是乡情乡音的一部分。

“所有选入此次演出的山歌,歌词内容,我们一字未改,只在编曲上做了些改变。”刘顺告诉记者,他们策划了《喊山》这种类型的演出,把客家山歌带入音乐厅演出也是一次大胆创新的尝试,希望可以从民乐团的角度,活化像客家山歌这类的国家级文化遗产。

如何活化?刘顺说,从把客家山歌带到舞台上,做活、做好在舞台上绽放的客家山歌,让大家记住适用在生活中的客家山歌,以帮助放在博物馆里的客家山歌可以走得更远。

在刘顺看来,所有传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创新无不是茫然生发的。一切美的形式都可以用来展现传统,所以他还在《喊山》的音乐剧场里,加入了声乐协奏曲,将山歌、声乐、当代乐队等各自的亮点融汇到了一个舞台之上,让大家看到客家山歌原来那么动听、那么好玩,并非留在了乡土,而乡土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我们依然需要乡土,需要的是它的质朴,需要的是它歌唱时的真诚,毫不掩饰地表达出大家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对于真善美的向往。

只要《喊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刘顺认为,这场探索实验就没有白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9755269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jzrock.com/n/8272.html